我們立足本地,放眼全球集團主頁 - 繁體中文
鴻海集團
集團首頁
美洲
美國
墨西哥
歐洲
捷克
匈牙利
斯洛伐克
新聞中心
電動車EV
英飛凌與鴻海簽訂合作備忘錄在台灣設立車用系統應用中心  雙方共同推進電動車發展 聚焦碳化矽技術開發
2023/05/09
英飛凌與鴻海簽訂合作備忘錄在台灣設立車用系統應用中心 雙方共同推進電動車發展 聚焦碳化矽技術開發
【2023 年 5 月 9 日德國慕尼黑、台灣台北訊】全球車用半導體領導廠商英飛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SE: IFX / OTCQX: IFNNY) 與全球最大的科技製造與服務商鴻海科技集團 (TWSE:2317) 今日宣布已簽訂一份合作備忘錄,兩家公司將在電動車領域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共同致力於開發具備高能效與先進智慧功能之電動車。 根據此次協議,雙方將聚焦於碳化矽(silicon carbide, SiC )技術在電動車大功率應用的導入,例如:牽引逆變器(traction inverters)、車載充電器 (Onboard Chargers, OBC) 以及直流轉換器(DC-DC converters)等。英飛凌運用對於車用系統專業知識、車用技術以及碳化矽產品資源,結合鴻海在電子設計及製造領域的專業優勢以及在系統層級整合的能力,共同打造性能更出色、效率更高的解決方案。 此外,雙方計畫於台灣共同設立系統應用中心,以進一步擴大雙方的合作範圍。該系統應用中心將針對汽車應用進行最佳化,包括智慧座艙應用、先進輔助駕駛以及自動駕駛應用,同時也在電池管理系統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s, BMS)、牽引逆變器等電動車應用進行合作。 英飛凌汽車電子事業部總裁 Peter Schiefer 表示:「汽車產業正在演進。隨著電動車市場的高速成長,對於更多續航里程及性能的需求也日益增加,電動車的發展必須不斷推進與創新。英飛凌對技術創新及品質零瑕疵的承諾與熱情,也讓我們成為客戶的最佳夥伴。我們很高興能夠攜手鴻海科技集團,共同將電動車的發展帶入新的篇章。」 鴻海科技集團電動車策略長關潤表示:「我們很高興能與英飛凌攜手,我們有信心利用這次的合作,能夠共同打造電動車的最佳化架構、產品性能、成本競爭力以及高度的系統整合,為客戶提供最具競爭力的電動車解決方案。」 本次合作產品範圍涵蓋了英飛凌廣泛的車用產品組合,包括:感測器、微控制器、功率半導體、特定應用高效能記憶體、人機介面 (HMI) 以及安全解決方案等。英飛凌與鴻海合作的車用系統應用中心預計將於今年落成啟用。   關於英飛凌 英飛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電源系統及物聯網半導體的領導廠商。英飛凌以其產品及解決方案驅動低碳化及數位化。英飛凌在全球擁有約 56,200名員工,2022 會計年度 (截至9月底),公司營收約為 142億歐元。 英飛凌於德國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IFX) 以及美國櫃檯買賣中心OTCQX International Premier (股票代碼:IFNNY) 掛牌上市。更多資訊請參考:www.infineon.com。亦可於 www.infineon.com/press取得新聞稿資訊。追蹤英飛凌動態:Twitter - Facebook - LinkedIn 關於鴻海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臺灣證券交易所代碼:2317)於1974年肇基於臺灣,以模具為根基,擴展為高科技服務企業。在電子代工服務領域(EMS)市占率超過四成,排名世界第一,涵蓋消費性電子、雲端網路、電腦終端、元件及其他等四大產品領域。在全球24個國家地區設有據點,員工總人數於季節性高峰時超過一百萬人。 2022年合併營收新臺幣6.62兆元(約2,195億美元),並蟬聯《財富雜誌》(Fortune) 全球500大企業排行榜第20名。 近年來,鴻海積極投入「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新興產業以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三項新技術領域,以「三加三」結合作為集團重要的長期發展策略,為全球標竿客戶提供完整解決方案,成為全方位智慧生活提供者。
2023/05/09
2023臺北國際車用電子展 鴻海大秀車用關鍵零組件硬實力 旗下最新三款電動車上陣 展現臺灣造車工藝
2023/04/12
2023臺北國際車用電子展 鴻海大秀車用關鍵零組件硬實力 旗下最新三款電動車上陣 展現臺灣造車工藝
【2023.04.12 臺北訊】「臺北國際車用電子展覽會」今起至4月15日於南港展覽館1館舉行。作為主要參展廠商,鴻海科技集團(TWSE:2317)展出多項電動車關鍵零組件,包括EPS電動助力轉向系統、乘用車固態電池、電控系統、碳化矽(SiC)元件等硬體;集團旗下三款最新電動車MODEL C、MODEL B、MODEL V也參與本次展會,展現臺灣造車工藝。 「臺北國際車用電子展覽會」開幕當天,臺灣金控董事長沈榮津、電電公會理事長李詩欽、外貿協會理事長黃志芳等一行前來鴻海展位觀展。展會期間,集團除了安排多家客戶、供應商及投資人進行商務洽談,也邀請包括國立臺灣大學、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中、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中、新北市立清水高中等國內院校組團前來觀展,期盼藉本次展會,讓更多年輕學子喜歡上電動車產業,向下扎根培育更多人才。 臺灣區電子電機同業公會監事召集人、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偉表示,電動車是臺灣百年一遇的市場機會,也是臺灣資通訊產業轉型的重要方向,期待藉本次參展,促使產官學一起來研議如何推動電動車產業,持續完善整車研發、測試驗證的人才與環境,以及電動車基礎設施,讓臺灣成為全球電動車產業最信賴與可靠的夥伴! 由鴻海作為創始會員的MIH開放電動車聯盟,也參與本次展會,聯盟執行長鄭顯聰表示:「很高興MIH有機會參與今年的臺北國際車用電子展,MIH以軟體定義汽車作為發展電動車生態系的核心,並持續開發標準介面,未來我們會將臺灣的供應鏈和科技實力帶到國際社會,並在日本、美國和東南亞地區參與業界重要活動。」 此次展會中,MIH和夥伴們共同展示了軟體定義汽車架構,包括基於微軟Azure的Digital Twins、TomTom的Digital Cockpit及Charger Map、Graphen ai的AI Assistant及Remote Diagnostic System、FIT的Smart Access以及VicOne的 Automotive Cybersecurity Solution,旨在共建整車軟體服務與資安系統。 此外,因應全球電動車產業浪潮,鴻華先進科技陳榮貴協理也應主辦方邀請,代表集團出席「2023國際智慧車產業商機交流論壇」,以「電動車自主開放平台研發分享」為題,就鴻華先進在電動車領域的產業經驗,和與會供應商代表進行交流與心得分享。 展品部分,由鴻海自行研發的「EPS電動助力轉向系統」,不同於傳統12V電機,該系統不僅升級至48V電機,體積更同步縮小了20%,搭配車安最高等級的ASIL D車輛安全控制器,展現出集團在電機、車用ECU、滾珠螺桿、機構件等關鍵技術力。 外界高度關注的乘用車電池方面,鴻海乘用車固態電池已具備60%左右的國產化程度,MIH聯盟成員供應比例更是達到100%;無負極全固態電池國產化、MIH供應比例均達100%,也採用承受更高工作電壓的材料,以及特殊堆疊封裝等先進技術。 電控系統方面,鴻海也展示「一芯多屏」座艙控制系統,該系統導入集團自主研發、模組化設計的控制器;半導體展示上,集團也展出能因應電動車各類電力效能需求的碳化矽(SiC)功率模組,以及車載充電器、充電樁、直流轉交流電逆變器、直流轉換器等應用元件還有 1200V SiC MOSFET 製程,呈現集團在電動車上下游佈局的完整性。  
2023/04/12
鴻海俄亥俄州廠區完成首批Monarch MK-V曳引機出廠交付
2023/04/05
鴻海俄亥俄州廠區完成首批Monarch MK-V曳引機出廠交付
〔2023年4月・美國俄亥俄州〕全球最大科技製造與服務商鴻海科技集團(TWSE:2317)今日宣佈,可自動駕駛的智能純電農用曳引車Monarch MK-V首批五輛已正式出廠,在美國俄亥俄州交付客戶。自2022年八月,鴻海與Zimeno公司簽訂生產合作協議,在俄州廠區生產Monarch的下世代農用設備以及電池包後,此為第一批正式交貨。 「我們非常高興在兼顧品質的同時,逐步朝向全速生產階段邁進。感謝同仁以及合作夥伴Monarch Tractor的支持,讓我們達到這個里程碑。鴻海相信促進農業的可持續性和安全的共同目標,正是我們和Monarch Tractor成為合作夥伴的原因之一,我們也以此關係為榮」,鴻海科技集團產品長蕭才祐表示。 Monarch Tractor 於 2020 年正式對外推出MK-V,利用新一代電動車技術和獨一無二的自動駕駛能力改變了農業產業,藉以滿足農民最緊迫的需求。MK-V作為一款全電動、可自動駕駛的智能拖拉機,整合了電氣化、自動化和數據分析,可幫助農民減少碳足跡、提升田間安全、優化運營並增加利潤。 Monarch Tractor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Praveen Penmetsa表示,「我們希望迅速擴大 MK-V 的生產規模,而鴻海在製造領域中,作為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電動和自駕技術領導者,就是我們理想的合作夥伴。現代農民需要像MK-V這樣的解決方案,提高農場的獲利能力和永續性,我們是第一家能夠滿足全球這類需求的公司,現在也是大量生產這類智能曳引機的契機。我們很高興和鴻海攜手合作,一起參與農業電動化的未來。」 MK-V正為農場設立了新的安全標準,每輛MK-V都具有防碰撞、人體檢測和主動停機 (Power Take-Off, PTO) 保護功能。如果曳引機偵測到距離 6 英尺以內有人,就會主動停止移動,如果系統監測到 1 英尺以內有人,將啟動PTO自動停機機制。這項全新的安全防護技術,有助於曳引機在有駕駛時或執行無人駕駛任務時,避免發生任何傷害事件。 鴻海與Monarch雙方合作按原訂時程,於今年第一季展開生產計畫,本月正式交貨後,下一步將持續優化生產過程和零組件備料,為產線全速生產做準備。
2023/04/05
鴻海科技集團延聘關潤擔任鴻海電動車策略長
2023/01/30
鴻海科技集團延聘關潤擔任鴻海電動車策略長
鴻海科技集團延聘關潤擔任鴻海電動車策略長 鴻海科技集團宣布,將於二月一日起延攬關潤(Jun Seki)先生擔任集團電動車策略長(Chief Strategy officer for EV)一職,直接向劉揚偉董事長負責。關潤先生長年服務日本汽車產業,擁有近37年經驗,未來將善用其產業經驗與人脈,提供鴻海科技集團於全球電動車領域佈局對策、集團內電動車業務整合、以及產業課題解方。 關潤先生現年 61 歲 (1961 年生,日本長崎縣人),主要職涯多在「雷諾-日產-三菱汽車聯盟」,最高曾擔任首席副營運長一職,在日產汽車(Nissan Motor)體系下累計33年產業經驗,曾派駐英國、美國、中國大陸、法國等地,具備多國的汽車生產製造營運經驗,熟稔國際間汽車產業鏈運作。 關潤先生除了在日產服務之外,亦曾派任合資公司東風汽車公司擔任總裁一職;也曾於日本電產集團(Nidec)擔任總裁、執行長(CEO)以及營運長(COO)等職位,對於汽車以及零組件產業的營運管理也非常熟悉。 關潤先生於1984年畢業於日本國防大學機械系,1986年加入日產汽車公司(Nissan Motor),於2019年擔任雷諾-日產-三菱汽車聯盟首席副營運長。並曾於東風汽車公司擔任總裁一職;2020至2022年日本電產集團(Nidec)擔任總裁兼執行長、與營運長等職位。 鴻海科技集團積極發展電動車業務,並以BOL(Build-Operate-Localize)與CDMS(Contract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Service)的營運模式,尋求各國夥伴、既有車廠、以及新創車廠的分工合作,以標準化、模組化、平台化的基礎,協助品牌客戶做大做強。未來鴻海將借重關潤先生在日本汽車產業豐富的管理經驗以及跨國供應鏈的專業知識,整合集團電動車的資源,並協助集團在美洲、亞洲、中東等電動車據點運營發展。
2023/01/30
持續落實永續減排 鴻海總部接駁巴士MODEL T上路
2022/12/14
持續落實永續減排 鴻海總部接駁巴士MODEL T上路
【2022年12月14日・新北土城】全球最大科技製造與服務商鴻海科技集團(TWSE 2317)積極落實淨零減排的永續理念,於本(12)月起,新北市土城總部地區周邊廠區間,大型接駁巴士將全面電動化。14日在新北土城總部大門舉行交車儀式,由鴻華先進科技李秉彥總經理將電巴方向盤,正式交付予鴻海台北總務處梁立信處長,鴻海科技集團黃秋蓮總財務長參與見證,並且親自坐上駕駛座啟動電巴,宣示MODEL T電動巴士投入接駁。 本月起,第一階段兩台MODEL T電動巴士正式投入,提供鴻海員工的接駁服務,行駛路線包括員工上下班時間,頂埔及永寧捷運站接駁服務;日常上班時間的環廠接駁。未來土城廠區將透過電動巴士,串連接駁虎躍總部、頂埔廠、民生廠、中山廠、中山二廠等地,並視需求提供內湖廠、南崁廠專案接送服務。 MODEL T甫獲得日本設計促進協會(JDP)優良設計獎 (Good Design Award),評審團指出,這是一輛簡單而漂亮的電動巴士,擁有完善的車身設計、安全性、舒適度,且具備使用者導向的訊息傳遞。 行駛於土城的鴻海接駁巴士,採用客製化車身外觀彩繪,簡潔的設計風格隱含綠能主題,在藍綠色的漸層曲線,揉入藍色海洋與綠色大地意象,當電巴行駛時,就可在道路上看到漸層曲線優美地飄動。客製化的LED燈飾設計,搭配萬物連網線條元素,鴻海商標企業識別結合,讓人一眼就可以認出,也象徵鴻海集團在ESG領域中,對綠能、永續、環境保護的努力,未來民眾也可以經常在路上看到它們美麗的身影。 推動節能減排,並積極擴展符合ESG趨勢的電動車商機,是鴻海集團3+3策略中最為重要的一環。Model T是鴻海電動車家族中,首部商轉量產的電動車,今年開始在高雄、台南、台東、金門等地實際投入營運營運。尤其在上個月於印尼舉行的G20高峰會期間,擔任了參與貴賓接駁的重要功能,大大提高國際能見度。 除了電巴接駁外,鴻海也同步於廠區內設置電動巴士充電樁等相關周邊配套措施,從虎躍總部開始,未來包括雙北地區、桃園、新竹等地,每個鴻海廠區都會裝設電動充電樁,滿足駕駛電動車通勤的同仁需求。也希望藉此,鼓勵同仁多多選擇綠色環保的通勤方式,從日常生活做起,達到節能減排的目標。 電動巴士MODEL T,未來也會開進鴻海校園徵才現場,提供專案活動服務。此外,本月17日由鴻海科技集團主辦,在新店寶高園區舉行的「2023 電動車產業校際人才交流論壇」活動中,電動巴士MODEL T也會提供捷運新店站到寶高園區之間的交通接駁。  
2022/12/14
鴻海與Indika能源攜手捐贈電動巴士 提供G20與B20接駁服務  持續擴展印尼淨零碳排願景
2022/11/15
鴻海與Indika能源攜手捐贈電動巴士 提供G20與B20接駁服務 持續擴展印尼淨零碳排願景
〔2022年11月14日。印尼峇里島〕鴻海科技集團 (Hon Hai Technology Group, Foxconn) 與PT Indika Energy Tbk (Indika Energy)今日共同宣佈,透過合資公司 PT Foxconn Indika Motor (FIM)捐贈 5 輛電動巴士(eBus), 並透過印尼投資部與投資協調委員會 (BKPM)協助印尼在今年舉行的G20 和 B20 系列活動中,提供綠色接駁服務,作為承諾支持印尼政府發展電動車生態系、以及減少碳排的做法之一。 FIM 的成立旨在拓展印尼淨零排放承諾,尤其是在電動車領域,身為 Indika Energy 與鴻海的合資公司,目標在開展商用電動車和電池的製造業務,並提供管理諮詢服務。 Indika Energy 總裁 Arsjad Rasjid 表示:「我們看到印尼在推動減排中,發展電動車的巨大潛力。 Indika Energy和鴻海很高興支持印尼所舉辦,眾所矚目的 B20 和 G20高峰會,並藉此宣揚印尼的綠色交通。在印尼實現永續未來的願景中,這次合作僅是雙方打造全面電動車生態系的開端。” 「今天的活動是為了慶祝鴻海與我們的合作夥伴 Indika以及印尼政府的友誼,這顯示了我們支持印尼達成2045年變得更清潔、更環保和更智能的目標」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偉表示,「在減少碳排、建構電氣化這件事情上,我們刻不容緩!。」 印尼投資部長暨投資協調委員會(BKPM)主席Bahlil Lahadalia在致詞中提到,對於鴻海和Indika在印尼投資電池、電動車及相關產業的承諾表示感謝,並期許印尼未來能成為一個世界級的電動車生產國。而這項合作,正是一個透過國際級企業與本土企業間的技術轉移,讓印尼提高競爭力的重要範例! Bahlil Lahadalia表示:「投資項目要成功,投資者就需要更重視當地企業,這樣才能夠很快地感受到投資者所提供的經濟效益與價值!鴻海的投資與印尼政府綠色轉型願景一致,我們也已經準備好全力支持鴻海!」 本次捐贈的電動巴士長11.94公尺、寬2.5公尺、高3.28公尺,採用磷酸鐵鋰電池,容量299.5kwh,可載客45人。在 G20 和 B20 活動期間,電動巴士將於Ngurah Rai 國際機場內,接送貴賓由專機停機坪至入境大廳,並於G20高峰會活動會場擔任貴賓接駁車。每日運行時間為早上六點至晚上八點。
2022/11/15
HORIZON PLUS佈局區域製造  2024電動車量產目標再跨一步
2022/11/12
HORIZON PLUS佈局區域製造 2024電動車量產目標再跨一步
【2022 年 11 月 12 日 泰國】HORIZON PLUS今日在泰國春武里府(Chonburi Province) Rojana Nhongyai工業園區舉行電動車廠奠基與動土儀式 –  泰國國家能源集團 (PTT)董事長暨 ARUN PLUS 董事Thosaporn Sirisumphand 博士、泰國投資委員會 (BOI) 秘書長Narit Therdsteerasukdi先生、東部經濟走廊辦公室特別顧問Piriya Khempon 先生 、駐泰國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莊碩漢博士、PTT總裁暨執行長Auttapol Rerkpiboon 先生、PTT 新事業暨基礎建設執行長,同時也是 HORIZON PLUS 董事會主席Buranin Rattanasombat 博士、鴻海科技集團D 事業群簡宜彬總經理、HORIZON PLUS邱創儀執行長等嘉賓出席本次儀式。 PTT 董事長暨 ARUN PLUS 董事Thosaporn Sirisumphand 博士致詞時表示,「今天的奠基儀式,象徵鴻海與 PTT 合作推動區域車輛產業電氣化,又往前跨出重要的一步。隨著這個世界持續向低碳社會邁進,透過電動車推動綠色交通的選擇將在未來形塑可持續性能源方面發揮極重要的作用。 這個方向也與 PTT 致力於為泰國,創造能源安全的承諾一致。 我們的合作將為泰國汽車供應鏈的上下游創造了生產領域以外的投資機會,也為電動車終端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PTT總裁暨執行長Auttapol Rerkpiboon 先生提到,「此次雙方合作不僅著重於在泰國生產投資電動車,還有一部分會投入研究開發,這包括對當地勞動力的知識轉移和培育訓練。 HORIZON PLUS奠基與動土儀式也等於強調了PTT集團的新願景承諾:用未來的新能源為生活提供動力。電動車製造廠將為我們集團強化在地電動車供應鏈,創造更多的商機,進一步推動東盟汽車行業的電氣化。」 PTT 新事業暨基礎建設執行長,同時也是 HORIZON PLUS 董事會主席Buranin Rattanasombat 博士認為,「HORIZON PLUS將是基於BOL理念(Build-Operate-Localize)展開運營,主要目標就是提高在地汽車產業和供應鏈的長期競爭力。 HORIZON PLUS 預計將投資約 370 億泰銖(相當於 10 億美元)打造電動車生產設備,目標在 2024 年完成建設並能達到生產交車階段。初始產能將為每年 50,000 輛電動車,並逐步提高到每年 150,000 輛電動車,以滿足2030年前東協不斷增長的電動車市場需求。 HORIZON PLUS邱創儀執行長分享時提到,「HORIZON PLUS 的商業模式是委託設計製造服務 (contract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service, CDMS),為所有希望在泰國生產汽車的品牌商提供服務,不論是目標國內在地市場或出口海外市場的汽車商。這種開放共享的製造理念與鴻海基於MIH開放平台,目標重新塑造全球電動車產業的抱負不謀而合。」  HORIZON PLUS身為泰國國家能源集團 (PTT)旗下電動車子公司 Arun Plus Company Limited (ARUN PLUS) 與鴻海精密工業有限公司 ( FOXCONN) 的合資公司。 HORIZON PLUS提供電動車全面性的生產服務,包括製造電動車關鍵部件等,規劃的生產據點佔地50萬平方公尺,將位於泰國幅員廣大的東部土地上。鴻海與 PTT 之間的合作,目標是支持泰國車輛產業從傳統內燃機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ICE) 轉向電動車。 汽車是泰國經濟的關鍵產業之一,約佔泰國 GDP 的 6%,雇用了超過 75萬名工人。 HORIZON PLUS 積極熱情地跨入電動車製造,不僅將創造就業機會並重新培訓勞動力,還將能維持泰國作為亞洲底特律的地位。 關於PTT 成立於1978年,主要從事能源業務的泰國國營上市公司,也是當地最大的業務集團,市值達360億美金。PTT透過通路服務站供應、運輸與分銷天然氣、石油產品和潤滑油,並出口至海外市場;同時,透過旗下子公司和關聯企業參與石油、石化產品的勘探、生產、精煉、營銷及分銷。PTT持續進軍創新、未來與永續發展產業,致力於引領泰國電動車生態系的發展,朝低碳社會的道路邁進。 關於鴻海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台灣證券交易所代碼:2317)於1974年肇基於台灣,以模具為根基,逐漸發展為高科技服務企業,透過集團化經營模式,於電子代工服務領域(EMS)排名全球第一,市佔率超過四成。範圍涵蓋消費性電子產品、雲端網路產品、電腦終端產品、元件及其他等四大產品領域,員工總人數季節性高峰約一百萬人,現為台灣第一大企業,2021年合併營收新台幣5.99兆元。事業版圖遍及全球,橫跨三大洲,在逾20個國家及地區都有生產及服務據點。近年來,積極投入「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新興產業以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三項新技術領域,以「三加三」結合作為集團重要的長期發展策略,為全球標竿客戶提供完整解決方案,成為全方位智慧生活提供者。如需更多資訊,請造訪www.honhai.com。 關於HORIZON PLUS HORIZON PLUS為泰國國家能源集團 (PTT)旗下電動車子公司 Arun Plus Company Limited (ARUN PLUS) 與鴻海精密工業有限公司 ( FOXCONN) 的合資公司,以委託設計製造服務 (contract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service, CDMS)商業模式,為所有希望在泰國生產汽車的品牌商提供服務。HORIZON PLUS主要業務為提供電動車全面性的生產服務,包括製造電動車關鍵部件等,目標是支持泰國車輛產業從傳統內燃機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ICE) 轉向電動車。
2022/11/12
MIH聯盟發布Project X計畫:打造小型電動車,MIH技術落地實現
2022/11/08
MIH聯盟發布Project X計畫:打造小型電動車,MIH技術落地實現
MIH 開放電動車聯盟(MIH Consortium)今(8)日在MIH Demo Day上發布 Project X 計畫,透過模組化及高度客制化的機制,讓有意進軍電 動車市場的夥伴自由選擇車款架構及規格,同時為了讓外界更容易了解Project X的精神,以及實現MIH工作小組技術落地,MIH將打造 A-Segment 三人座小型電動車作為示範車款,其概念車預計於2023年底亮相。 MIH 聯盟以開放(Open)及跨平台(Agnostic)作為DNA,Project X採用如積木般可替換、即插即用的模組化設計,讓夥伴快速打造符合自己需求的汽車(Build Your Own Vehicle,BYOV),同時 BYOV 模式的突破性在於讓供應鏈及生態圈夥伴於車輛開發的 初期就能參與進來,此舉顛覆了傳統汽車行業在初始設計時就綁定平台的固有模式,並且能選擇/替換適合的零組件供應商,大幅提升生產製造及備料的彈性。Project X 的商業模式可以是 B2B 及 B2B2C ,MIH可與移動服務供應商、車隊運營商、物流服務商、新興汽車品牌合作,針對他們的需求開發車款。 MIH 執行長鄭顯聰表示:「Project X是MIH技術落地的展現。MIH 並不只是在造車,而且是要創造更多的生活方式,汽車上透過搭載人工智慧、自動駕駛、Web3 等最新技術,將實現未來共享、疫後社會的健康照護、數位醫療、休閒娛樂等各種應用,這已經超越汽 車的事,Project X終極目的是發展成全球最指標性的平台。」 Project X 為 A-Segment 小型電動車,首度釋出的外型設計融合了高科技元素、摩登靈巧的特色,鎖定都會生活中不同的應用場景,不論是共享服務、物流運送、個人使用等,符合年輕世代手握自主、追求多元的生活方式。Project X將導入MIH工作小組開發之技術,包括動力總成(Powertrain)、固定式充電/交換式換電兩套換電系統、去中心化身分認證(DID)資安防護等。 隨著電動車(EV)相關新技術加速興起、可持續發展政策以及消費者對車輛所有權的偏好產生變化,全球都市化發展,未來EV市場一大部分需求將來自多樣化的商業模式,例如按需隨選的移動服務(on-demand mobility services)、智慧城市帶動的數據驅動服務、自動駕駛物流運輸等,這些業者希望能靈活地根據需要打造合適的電動車,這就是 MIH提出創新的 BYOV 模式的原因。除了這次 Project X 的三人座小車,MIH 後續將再釋出六人座/九人座車款,請外界拭目以待。 MIH聯盟成立至今已有超過2,500家會員夥伴,MIH 透過集結供應鏈夥伴提供模組化平台及技術,讓商業客戶如物流業者、新興汽車品牌商等能夠自由選擇汽車架構,包括車身長度分級(Segment A~E)、座位數量(三人/六人/九人座)、部分零組件等,透過簡化需求選項,縮減開發成本,大幅降低進入 EV 領域的門檻,商業客戶只需要專注使用者體驗及服務品質。 此次的 MIH Demo Day 活動吸引了超過 2,000 位現場及線上的參與者,以及超過 100 家夥伴到場共襄盛舉,包括鴻海科技集團、新興豪華電動車車廠Karma Automotive、 TomTom、國家儀器(NI)、NXP、趨勢科技資安公司 VicOne、Salesforce等其EV相關技術,另外,蘇格蘭單一麥芽威士忌品牌格蘭菲迪 Glenfiddich 也秉持推動潔淨運輸的理念,共同參與此次EV界年度盛會。 現場 MIH 工作小組也展示諸多研發成果,例如「能源管理工作小組」投入的電池管理系統(BMS)、固定充電/換電兩套電池動力系統等;「資訊安全及空中軟體升級(Security & OTA)工作小組」展示去中心化身份識別(DID)加上NFT的應用,做車主身分的識別及資料保護;「電子電氣(EEA)工作小組」則透過 Middleware 標準化、與 MIH.SOA、MIH.ZONE 兩個軟體專案,來解決跨車種、跨硬體平台所造成的系統複雜及重工的問題;「淨零碳研擬小組」則在攤位上展示「2022 MIH Demo Day 淨零碳紀念 NFT」,限量發放予現場參與觀眾;「Web3 車用發展研擬小組」通過駕駛行為數據分析平台和 DID 錢包創造新的用戶體驗。  
2022/11/08
沙烏地阿拉伯國家電動車品牌 CEER正式登場
2022/11/03
沙烏地阿拉伯國家電動車品牌 CEER正式登場
Ceer 是沙烏地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Public Investment Fund,PIF)和鴻海的合資企業。 Ceer 將獲得 BMW 的零部件技術授權許可。 Ceer將提供一系列電動車的設計、製造和銷售服務,並將引領娛樂智能座艙、智能網關和自動輔助駕駛技術等領域。 Ceer 預計能吸引超過 1.5 億美元的外國直接投資,並創造多達 30,000 個直間接就業機會; Ceer預計到2034年時為沙國的 GDP 貢獻達 80 億美元。 Ceer公司的成立符合PIF 致力於推動沙國前瞻產業的策略。 【利雅得,2022年11月3日】沙烏地阿拉伯總理兼公共投資基金 (PIF) 主席穆罕默德(Mohammad bin Salman bin Abdulaziz)王儲殿下今天正式對外宣布Ceer公司的成立,作為沙國第一個國家電動汽車品牌,將為沙國汽車產業做出貢獻。Ceer公司的成立符合PIF 致力於推動沙國前瞻產業的策略,作為推動沙國經濟多元化的戰略之一,幫助沙國實現 2030年願景的目標。此外,公司將為沙國減少碳排放,推動可持續發展以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中作出貢獻。 穆罕默德(Mohammad bin Salman bin Abdulaziz)王儲殿下表示:「沙烏地阿拉伯不僅要打造一個新的汽車品牌,我們正在點燃一個新的產業和生態系統,吸引國際和在地投資,並為當地人才創造民間就業機會。Ceer作為 PIF 協助推動2030年願景,擘畫經濟增長戰略的一部分,將在未來十年內為沙烏地阿拉伯的 GDP作出貢獻。」 Ceer 將是第一個在沙國生產電動車的沙國汽車品牌公司,目標為沙國和中東、北非地區的消費者設計、製造和銷售一系列電動車,包括轎車和休旅車。Ceer公司就是PIF 透過投資有前景的產業,以實現沙國GDP 增長多元化戰略的一部分。預計Ceer將吸引超過 1.5 億美元的外國直接投資,並創造多達 30,000 個直接和間接就業機會,預計到2034年將為沙國的 GDP 貢獻 80 億美元。 Ceer公司是 PIF 和鴻海的合資企業,將會運用BMW授權的零部件技術於車輛開發過程中。鴻海將開發車輛的電子電氣架構,並且在智能座艙、智能網關和自動輔助駕駛技術領域提供工程產品服務。每輛車都將在沙國設計和製造,並按照全球最高規格的汽車品質和安全標準進行測試。Ceer 品牌車計劃於2025年上市開賣。 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偉表示:「很高興能與 PIF 成為夥伴,在沙烏地阿拉伯設立一家專注於設計和製造的電動車公司。我們將利用鴻海的科技專長來支持 Ceer 的願景,打造一系列具備智能網關、通訊娛樂和自動輔助駕駛功能且備受歡迎的電動車。透過Ceer,鴻海目標是在沙烏地阿拉伯和周邊地區,將電動車打造成為市場主流的產品。」
2022/11/03